混合介质板的应用,物质是燃烧的基础,设法消除或取代可燃物,限制可燃气体、蒸气或粉尘在空气中的浓度,使性质互相抵触的物质分离等,就可以防止或减少火灾的发生。
(1)以不燃或难燃材料做成介质板,代替可燃或易燃材料,提高耐火极限。
1)用截面20cm×20cm的钢筋混凝土柱代替同样截面大小的木柱,其耐火极限可由1h提高到2h。
2)在木板和可燃的包装上涂刷用水玻璃调剂的无机防火涂料,其耐焰温度可达1200℃。
3)用乙酸纤维代替硝酸纤维制造电影胶片,其燃点可由180℃提高到320℃。
(2)加强通风,使可燃气体、蒸气或粉尘达不到爆炸极限。
混合介质板通风可分为自然通风和机械通风,按更换空气的作用又分为排风和送风。
1)通风换气次数要有保证,自然通风不足,要加设机械通风。例如,酸性蓄电池充电时能放出氢气,当采用开口蓄电池时,通风换气次数应保证每小时不少于15次,当采用防酸隔爆式蓄电池时,通风量可按空气中的最大含氢量(按体积计)不超过0.7%计算。像木工车间的喷漆工房和机加工车间的汽油洗涤工房,应有强力的局部排风设备。
2)通风排气口的设置要得当。室内如有比空气轻的可燃气体,排风口应设在上部;否则应将排风口设在下部。
3)甲、乙类生产厂房内的空气,因含有易燃易爆气体,不可再循环使用,其排风设备和送风设备应分设于独立的通风机室。丙类生产厂房内的空气,如含有可燃粉尘、纤维经过净化后,可以再循环使用。
(3)密闭设备,不使可燃物料泄漏和空气渗入。
许多可燃物料具有流动性和扩散性,如果盛装它们的设备和管路的密闭性不好,就会向外逸,造成“跑、冒、滴、漏”现象,以致在空间发生燃烧、爆炸事故。尤其是在负压条件操作时,如果密封不好,空气就会进入设备中,和设备中的可燃物料形成爆炸性混合物,从而有可能使设备发生严重的爆炸。
通常渗漏多半发生于设备、管路及管件的各个连接处,或发生于设备的封头盖、人孔盖与主体的连接处,以及发生于设备的转轴与壳体的密封处。为保证设备系统的密闭性,通常采用下列办法。1)尽量采用焊接接头,减少法兰连接。如用法兰连接,根据操作压力的大小,可以分别采用平面、准槽面和凹凸面等不同形状的法兰,同时衬垫要严密,螺丝要拧紧。
2)根据工艺温度、压力和介质的要求,选用不同的密封垫圈。一般工艺普遍采用石棉橡胶板(也有制成耐溶性、耐油性的石棉橡胶板)垫圈。在高温、高压或强腐蚀性介质中采用聚四氟乙烯等塑料板或金属垫圈。最近许多机泵改成端面机械密封,防漏效果较好。如果采用填料密封仍达不到要求时,有的可加水封或油封。
3)混合介质板注意-ray检测试漏,设备系统投产前和大修后开车前应结合水压试验,用压缩氮气或压缩空气做气密性检验。即使设备内的压力升到一定数值,保持一段时间,如果压力不降低,或降低不超过规定,即可认为合格。或者向设备内充入惰性气体,受压后,再用肥皂水喷涂在焊缝、法兰等连接处,如有渗漏,即会产生泡沫。也可以针对设备内存放物质的特性,采用相应的试漏措施。例如设备内有氯气和氯化氢气,可用氨气在设备各部位试熏,产生白烟处,即为渗漏点;如设备内系酸性或碱性气体,可利用pH试纸试验,渗漏处能使试纸变色。
4)平时注意维修保养,发现配件、填料破损,要及时维修或更换;发现法兰螺丝松弛设法紧固。
(4)清洗置换设备系统,防止可燃物与空气形成爆炸性混合物。
混合介质板开工生产前或检修后开车前,必须用惰性气体置换机泵设备系统内的空气,取样分析含氧量在0.5%以下时,方可开车输送可燃物料。否则,可燃物料进入设备系统与空气汇合,即能形成爆炸性混合物。
停车停产前或检修前,必须用惰性气体置换机泵设备内的可燃物料。否则,可燃物料泄出(有压力时)或空气渗入(负压时)形成爆炸混合物。特别是动火检修时,设备系统内有可燃物料存在,会发生爆炸伤人事故。
对于盛过油、气的桶和罐,需要动火补焊时,必须先用水或水蒸气将其中残余液体及沉淀物彻底清洗干净,否则会起火爆炸。
(5)对遇冷空气、水或受热容易自燃的物质,多采用隔绝空气储存。
如金属钠存于煤油中,黄磷存于水中,活性镍存于酒精中,烷基铝存于氮中,二硫化碳封存于水中等。
(6)充装惰性气体保护有易燃、易爆危险的生产过程
例如充氮保护乙炔的发生、甲醇的氧化、TNT的球磨等,氮气等隋性气体在使用时应经过气体分析,其中含氧量不得超过2%。